教资简答题3
(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3)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4)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5)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2、简述压力产生的来源。
压力产生的来源即压力源,是指具有威胁性或伤害性并因此带来压力感受的事件或环境。心理学家在研究中通过分析造成
压力的各种生活事件,提出了以下四种类型的压力源。
(1)躯体性压力源,指通过对人的躯体直接发生刺激作用而造成身心紧张状态的刺激物。
(2)心理性压力源,指来自人们头脑中的紧张性信息。
(3)社会性压力源,指造成个人生活方式上的变化,并要求人们对其做出调整和适应的情境与事件。
(4)文化性压力源,指要求人们适应和应付的文化变化问题,其中最常见的是文化性迁移。
3、简述教师培养学生注意力的方法。
教师培养中学生的注意力,可以采取以下几个办法。
(1)培养学生稳定而广泛的兴趣(培养间接兴趣)。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4)重视学生集中注意的自我训练。
4、影响遗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学习材料的性质。
(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
(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记忆材料的重要性。
(4)识记方法。
(5)时间因素。
(6)识记者的态度。
(7)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5、简述阿诺德的“评定-兴奋”情绪学说。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情绪的“评定-兴奋”学说。该学说强调情绪产生来源于大脑皮层对情境
的评估。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主要有三个观点。
第一,刺激情境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情境的评估。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
刺激情境-评估-情绪。如人们在森林里碰到狼会感到恐怖,但看到动物园里关在笼中的狼并不会感到恐怖。恐怖的产生取决
于人们对情境的认知和评估,人们通过评估来确定刺激对自己的意义,从而产生不同的情绪。
第二,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组织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产生情绪行为最重要的条件。
第三,情绪产生的理论模式是作为引起情绪的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使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经丘脑传
到大脑皮层,刺激情境在大脑皮层得到评估,形成一种特殊的态度。这种态度通过外导神经将皮层的神经冲动传至丘脑的
交感神经,将兴奋发放到血管或内脏,使纯粹的认识经验转化为被感受到的情绪。
6、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阶段性与连续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7、简述增进师生沟通的心理学原则。
(1)同理心。同理心包括三个条件:一是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二是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因素;三是让对方了解自
己对其设身处地的理解。
(2)真诚。自由地表达真正的自己,表现出开放与诚实,用真诚唤起学生的信任感。
(3)尊重与接纳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接纳不是对学生无理性的溺爱和迁就。
8、简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兴趣和维持好奇心)。
(2)设置合适的目标。
(3)表达明确的期望。
(4)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5)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7)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9、简述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
有效地组织复习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4)复习方式多样化。
(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7)掌握复习的“量”。
10、简述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个体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与环境、教育等先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
(2)稳定性。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点一旦形成就会相对稳定,在不同时空下表现出一致性的特点。
(3)整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一致性,受自我意识调控。
(4)功能性。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11、简述品德的结构。
一般来说,品德主要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构成的。
(1)道德认识是一种对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2)道德情感使伴随着道德认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是指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情绪和态度。
(3)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的目的,积极调节自己的活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4)道德行为是指一个人遵照道德规范所采取的言论和行动。
12、简述激发与维持内在学习动机的措施。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兴趣和维持好奇心)。
(2)设置合适的目标。
(3)表达明确的期望。
(4)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5)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7)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