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Ⅱ黑暗森林(刘慈欣著)1
褐蚁已经忘记这里曾经是它的家园。这段时光对于暮色中的大地和刚刚出现的星星来说短得可以忽略不计,
但对于它来说却是漫长的。
在那个已被忘却的日子里,它的世界颠覆了。泥土飞走,出现了一条有深又宽的峡谷,
然后泥土又轰隆隆地飞回来,峡谷消失了,在原来峡谷的尽头出现了一座黑色的孤峰。其实,在这片广阔的疆域上,
这种事常常发生,泥土飞走由飞回,峡谷出现又消失,然后是孤峰降临,好像是给每次灾变打上一个醒目的标记。
褐蚁和几百个同族带着幸存的蚁后向着太阳落下的方向走了一段路,建立了新的帝国。
这次褐蚁来到故地,只是觅食途中偶然路过而已。它来到孤峰脚下,用触须摸了摸这顶天立地的存在,
发现孤峰的表面坚硬光滑,但能爬上去,于是它向上爬去。没有什么目的,
只是那小小的简陋神经网络中的一次随机扰动所致。这扰动随处可见,在地面是的每一株小草和草叶上的每一滴露珠中,
在天空中的每一片云和云后的每一颗星辰上……扰动都是无目的的,但巨量的无目的扰动汇集在一起,目的就出现了。
褐蚁感到了地面的震动,从震动由弱变强的趋势来判断,它知道地面上的另一个巨大的存在正在向这里运动,
它没有理会,继续向孤峰上攀爬。它小心地绕过了粘在悬崖上的蜘蛛,
从那个缩起所有的腿静等着蛛丝震动的蜘蛛旁经过,它们彼此都感觉到了对方的存在,但同过去的一亿年一样,
双方没有任何交流。
震动达到高峰后停止了,那个巨大的存在已经来到了孤峰前,褐蚁看到这个存在比孤峰还要高许多,
遮住了很大一部分天空。对这类存在褐蚁并不陌生,它知道他们是活的,常常出现在这片疆域,
那些出现后很快就消失的峡谷和越来越多地耸现的孤峰,都与他们有着密切的关系。
褐蚁继续向上攀登,它知道这类存在一般不会威胁到自己——当然也有例外。对于已处于下方的那个蜘蛛,
这种例外已经出现,那个存在显然发现了孤峰与地面之间的蛛网,用一个肢体上拿着的一束花的花柄拂去了它,
蜘蛛随着断开的蛛丝落到了草丛中。然后,他把花轻轻地放在了孤峰前。
这时,另一个震动出现了,很微弱,但也在增强中。褐蚁知道,另一个同类型的存在正在向孤峰移动。
与此同时,在前方的峭壁上,它遇到了一道长长的沟壑,与峭壁表面相比,沟壑的凹面粗糙一些,颜色也不同,
呈灰短小的细槽,下端的细槽与主槽垂直,上端的细槽则与主槽成一个角度相交。当褐蚁重新踏上峭壁光滑的黑色表面后,
它对槽的整体形状有了一个印象:“1”。
这时,孤峰前的活着的存在突然矮了一半,与孤峰的高度相当了,他显然是蹲下了,
在露出的那片暗蓝的天空中,星星已经开始稀疏地出现。他的眼睛看着孤峰的上端,褐蚁犹豫了一下,
决定还是不要直接进入他的视线,于是转向沿着与地面平行的方向爬。很快,它遇到了另一道沟槽,
它很留恋沟槽那粗糙的蚁卵。它不惜向下走回头路,沿着槽爬了一趟,这道槽的形状要复杂些,很弯曲,
转了一个完整的圈后再向下延伸一段,让它想起在对气味信息的搜寻后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的过程。
它在自己的神经网络建立起了它的形状:“9”。
这时,蹲在孤峰前的存在发出了声音,这串超出褐蚁理解力的话是这样的:
“活着本身就很妙,如果连这道理都不懂,怎么去探索更深的东西呢?”
他发出穿过草丛的阵风那样的空气流动的声音,那是叹息,然后他站了起来。
褐蚁继续沿着与地面平行的方向爬,进入了第三道沟槽,它是一个近似于直角的转弯,是这样的:“7”。
它不喜欢这形状,平时,这种不平滑的、突然的转向,往往意味着危险和战斗。
话声掩盖了震动,褐蚁这时才感觉到第二个活着的存在已经来到了孤峰前,第一个存在站起来就是为了迎接她。
第二个存在比第一个要矮小瘦弱许多,有一头白发,白发在暮空暗蓝的背景上很是醒目,
那团在微风中拂动的银色似乎与空气中越来越多的星星有某种联系。
“叶老师,您……您来了?”
“你是……小罗吧?”
“我是罗辑,杨冬的高中同学,您这是……”
“那天知道了这个地方,很不错的,坐车也方便,最近常来这儿散散步。”
“叶老师,您要节哀啊。”
“哦,都过去了……”
孤峰上的褐蚁本来想转向向上攀登,但发现前面还有一道凹槽,
同在“7”之前爬过的那个它喜欢的形状“9”一模一样,它就在横行过去,爬了一遍这个“9”。
它觉得这个形状比“7”和“1”好,好在哪里当然说不清,这是美感的原始单细胞态;
刚才爬过“9”时的那种模糊的愉悦感再次加强了,这是幸福的原始单细胞态。但这两种精神的单细胞没有进化的机会,
现在同一亿年前一样,同一亿年后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