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章 《水门桥》拍的很热血,但大部分剧情都是导演编的

《水门桥》拍的很热血,但大部分剧情都是导演编的

2022-02-07 11:41  瀏覽數:672  來源:三季人    

《水门桥》拍的很热血,但大部分剧情都是导演编的
文章开始前,还是要解释下,本文并不是想反驳电影,恰好相反,我觉得那段历史能被拍出来就很好,如今这
样大制作大成本搬上荧幕,于情于理都是好事,很多文化和观念的形成,电影是关键载体,就好像美国对外的
文化输出,主要也是用电影和游戏来达成。
本文写作的目的,主要是写给那些看完电影后想了解更多的读者,尽管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看完电影就足够了,
但是还是有一些小伙伴想了解下电影背后的事。
电影看完之后,相信大家明显有个感受,徐克作为一个武侠导演,把武侠那一套搬到电影上去了,看着过瘾的同时,
又有种不真实感,正好后台这两天消息超级多,让我抛开热血,有一说一,讲讲水门桥到底发生了啥,以及美军伤亡
到底啥情况。
假期正好时间多,把手头能找到的所有朝鲜战争的文献全部找过来,比如比较权威的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的
《抗美援朝战争史》,亲历朝鲜战争的李峰写的《决战朝鲜》,王树增的《朝鲜战争》,还有美国那几本,
最冷的冬天,美军战史,《Escaping the trap》等等。
查阅资料的时候,我发现一个问题,中文网络最大的毛病就是小编们几乎不会去查英文资料,也不会去查官方资料,
甚至懒得找一本稍微严肃点的军史著作,纯粹互相抄,抄的都差不多,基本就是以讹传讹。
本文力求还原到底发生了啥。本文所依据的,全是能找到的资料,如果有啥疏漏,大家可以在评论区指出。
美军在长津湖遭到衣衫单薄的志愿军围攻后,损失很大,只好向南撤退,12月4日到了上图的那个下碣隅里,
那里美军有个简易飞机场,把伤员装上飞机后,炸掉带不走的物资,继续南下。
此时美国国内炸了锅,因为前线有记者,把美军正在撤退的消息先传回东京,再传回美国,美国人都知道陆战
一师要跑路,官方辟谣说是“改变进攻方向”,嗯,向韩国进攻了。
而此时已经是12月6日,注意这个时间,因为水门桥第一次被炸掉,是12月1日,第二次被炸掉是12月4日。
也就是说,长津湖战役爆发后,志愿军和美军在长津湖一带激战,此时水门桥已经被炸了,第一次炸桥应该是没啥
防守,事实上不仅水门桥被炸了,潜入到美军背后的我军工兵把沿途所有的桥都炸了,并且在公路上也炸出了不
少坑,可见当时已经在筹划断掉美军退路,彻底全歼美军。
下图就是水门桥,可以看出来,其实不是桥,是个大坝,坝上顺便可以通行,日本占领朝鲜的时候在北方修了大
量这种水电设施,以至于朝鲜战争打完后很长时间,韩国的电都是从朝鲜买的。
水门桥被炸后,不太严重,工兵迅速给修好了。
等美军12月4日从长津湖撤到下碣隅里的时候,水门桥被第二次炸了,美国工兵继续抢修,这个时候美军高层根本不
知道这个桥发生了啥,因为志愿军正在围攻下碣隅里。电影《水门桥》开始那一段说的就是这事,不过电影里好像是
我军打赢了,其实并没有。下碣隅里有个机场,美军留在那里把伤员装上飞机后才继续往前走。
这里就有个问题,水门桥这么重要的关键节点,美军为什么防守这么虚弱,能被炸了又炸?
事实上在美军大撤退之前,水门桥并不重要,美军根本没想到这么快就回来了,所以对水门桥的关注度和其他所
有桥差不多,上文说了,志愿军的工兵把所有的桥都炸了。
处理完伤员后,美军浇上汽油,烧掉下碣隅里的物资后,大部队浩浩荡荡地沿着上图的路线出发,此时是12月6日,
此时桥在两天前已经修好了,所以美军上层也没注意到桥有问题。
从下碣隅里到古土里,总共18公里,美军走了36个小时,因为我军无数小队已经潜入到了大路两侧的山包上,开始沿
途阻击美军。由于我军此时战术已经非常成熟,专门选那种坦克开不上去、仰角又太高、坦克打不到的地方,
美军沿途遭到我军侧射火力威胁,所以必须挨个拔除火力点。
美军在这一段极其艰苦,不然也不会走的这么慢,每小时移动0.5公里,三岁小孩速度都比这个快。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军山头上的部队每次对美军发动进攻,都是一次自杀式进攻,因为一旦暴露,很快美军就开始
布设炮兵阵地,轰炸机也带着燃烧弹和高爆弹赶过来,最后的结果肯定是整个山头被炸成一片火海。而朝鲜当时零下四
十度,地面冻得跟铁似的,根本不可能挖工事,如果有工事还好(有些山头上有日本人修的工事),没有工事就只能挨炸了。
那美军伤亡啥样呢,王树增说是这18公里伤亡了616人,因为我军没有重武器,美军有钢盔,所以很难一枪毙
命,大部分都被救活了。
12月7日下午,美军终于到了古土里,离水门桥已经非常非常近了,然后传来消息,水门桥被炸了,而且是第
三次,这下美军高层才惊呆了。
至于这三次是咋炸的?美国那边只说炸了,没说具体过程,也没提伤亡,因为那个时候大部队还在路上,几天
后才到水门桥,水门桥附近只有几个工兵。
我们这边本来也没有记录,直到纪录片《血色军魂》里说,1950年12月6日夜,志愿军第27军第80师
第240团3营7连连长姜庆云带领由一个步兵排和一个机枪排组成的突击队,顶着美军的炮火,以炸药
包炸毁了水门桥的一处桥墩。但这一说法引来了很多争议,因为在长津湖战役中,第27军80师在新兴里作战,
直到8日起开始奉命南下追击。按照这个时间表,隶属于第27军的7连不太可能出现在水门桥的战场上。而且纪录
片里姜庆云老爷子回忆了当时的炸桥经历,40人的敢死队上去,只有他活了下来,因为他被两发子弹打伤后失血
太多失去知觉,直到打扫战场才被人救起。
但问题是从12月7日开始,水门桥就被美军彻底控制了,附近几乎不可能有我军打扫战场,大家知道,在极
寒温度里躺雪地里一晚上就基本上没有活路,美军一直在那里忙了两三天才走。
所以纪录片一播出,当时天涯论坛就开始讨论,大家当时的共识是,老爷子肯定炸桥了,但应该炸的是新兴里那一
带的桥,那边美军着急跑路,当晚战斗就结束了,他随后被我军找到并送往后方。毕竟那时候还没有“水门桥”
这个说法,可能后来记错了。
那到底是谁炸的呢?
现在能找到的官方明确记录的说法,应该是志愿军20军60师180团,现在已经查到电报他们当时明确的任务就是去炸
黄草岭(水门桥就在黄草岭)那一带的桥,当然了,要炸掉所有的桥。炸桥过程中美双方都没提,大概率没啥激烈战
斗过程,因为志愿军三次炸桥,美军大部队还在远处突围,走一步算一步,桥的事都是工兵部队在负责。
反正桥断了,美国人只好想办法,现在普遍的说法是,美军用了三菱重工的铁桥,我仔细查了,也是以讹传讹。
真实情况是美国这次用的是他们标准化的MZ型车辙桥组件,这玩意是美国工兵的标准配备,跟个铁轨似的,
铺两道,正好车轮那么宽,汽车车轮压着铁轨过去,因为美军在欧洲战场就经常碰上炸桥的事,德国后撤的时
候把所有能炸的桥都炸了。那时候就是把这种组件拿出来往上一铺,并且从1944年已经投入了使用。
只是这次用光了,需要从韩国的一个机场紧急运过来,可实验的时候,发现这玩意太沉,挂着普通降落伞从天
上扔到地上被摔坏了,于是紧急从日本弄了几个大降落伞。
降落伞到了之后,搭桥组件被空投到了古土里,工兵把组件装到车上,运到水门桥,开始修桥,随后大部队顺利通过。
我看不少人说志愿军看着天空中落下的铁桥感受到了来自工业国的绝望,这事吧,也不对,首先从天上扔下
来的不是桥,而是几根大铁轨。
其次也不是扔到水门桥,而是扔到了很远处的古土里,如果水门桥有我军士兵,他们也看不到。美军工兵修桥的时候,
美军大部队还没到,在古土里设防,大铁轨被空投到了古土里,工兵再把那玩意装上车,送到了水门桥。
第三次炸完桥,我军的士兵大概率已经回去复命了,他们觉得美军无论如何也修不好了。这也是为
啥后来180团团长被批评。
一句话说,水门桥附近可能没啥战斗,而且炸桥的时候,美军大部队离桥很远。
这里就有个问题,如果我军把整个水门桥都炸了,会全歼美军吗?我专门请教了军史专家,他说没啥可能。
因为我军到这个时候也已经是强弩之末了,美国那边有很多照片,能看出来,志愿军在零下40度的超低温里,很多
人连鞋都没有(应该是跑丢了),脚已经肿得没法看了,我估计很多人这辈子都没体会过零下40度啥体验
(最低达到过零下53度,陆战一师穿着棉衣被冻伤七千多人),我军大部分部队在这种严寒里,经过连续
作战,都已经疲惫不堪,并且基本都被冻伤。
而且当时也没导航,志愿军也不认识路标,很多部队都走丢了,所以水门桥那一带我军已经非常非常弱了。
水门桥本来就不长,就算彻底炸没了,以美军实力修复也不是太难,事实上他们在欧洲碰上好多次这种
情况,往里边塞几辆卡车或者坦克,垫起来,再在上边铺上车辙组件。
王树增在他的书里也说,中国统帅是知道这个隘口价值的,不过后勤补给链彻底断了,这地方根本支持不了大
兵团作战。这也为后来李奇微的反击埋下伏笔,李奇微发现我军只能维持一周的攻势,因为后勤问题,
物资耗尽后就必须退下去。
而此时美军已经完全处于自己空军的保护之下,无论是物资还是给养都不是问题,可弹药和衣服对我军却是极大的问题。
而远处的真兴里美军155毫米榴弹炮也已经覆盖了水门桥一带。此时我军大部队也赶不过来,就算赶过来,
物资奇缺的情况下,很难对美军发动致命一击。
真正激烈的战斗爆发在1081高地,美军军史和王树增书里都记录了这里的战斗。
这是我军阻击陆战一师逃窜的最后一个据点,大概处在过了水门桥一公里左右的一个山头上,一支我国
孤军,大概一百来人,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守在山头上,对美军撤退部队形成了侧射威胁。
美军无论如何也得拔掉这个山头,于是调了一个精锐营开始围攻,远处的榴弹炮开始炮击,轰炸机也都赶过来帮忙,
费了很大劲终于把山头攻下,后来参加这次战斗的美国士兵说,“这些中国士兵忠实地执行了他们的任务,
没有一个人投降,顽强战斗到底,全部坚守阵地直到战死,无一人生还。”
1081高地这场战斗极其艰苦,据美军描述,他们进攻前得先在汽油桶里点上火烤枪,不然很多步枪没法击
发,手雷丢出去也不爆炸(可能是内部零件被冻粘在一起了,烘干水分就好了)。
可想而知我军那边多艰苦。而且我是没法想象没有外援的孤军对一支浩浩荡荡而来的钢铁洪流发动决死进
攻是一种什么感受,估计全世界也只有我军这样的军队能做到吧。
过了这个高地,志愿军也就没了山地优势,陆战一师基本上逃出生天了。大家注意下,我军主要是在山丘
上作战,坦克开不上去嘛,不然就直接碾过去了,我军那时候几乎没有武器能打穿美军重型坦克。
后来美军到了兴南港,我军的几支部队也追了过去,不过意义不大,完全暴露在了密密麻麻的海军炮舰和
轰炸机下边,兴南港里有193艘军舰和七艘航空母舰,几次进攻也没啥效果。
这里就有个问题,水门桥这一带美军伤亡是啥样呢?
王树增的书里和美军那边的差不多,从古土里到真兴里(水门桥和1081高地就在这两地之间),撤退的美陆战一师主
力用了77个小时,平均每前进一公里用2小时。在这条路上,美军死亡75人,失踪16人,负伤256人。这个
数据和美军战史的也能对上。
而这些伤亡,基本都是在1081高地产生的,水门桥可能并没有什么战斗。
中美战史对水门战斗都没有记录,我国早期记录里,甚至都没提水门桥,后来好像是凤凰卫视拍了个纪录片,引用了
美国那边的说法,三菱重工空投大铁桥的事也是那个纪录片里提到的,直到这次被搬上大屏幕。
为啥美国人会专门记录这事呢?因为他们当时确实挺震惊,咱们现在知道志愿军已经打不动了,他们不知道啊,他们
很担心志愿军还有几万人正朝他们赶去,所以修桥那段时间分外煎熬。
不过美军对他们自己在水门桥的表现非常满意,认为这事属于各兵种协调作战的一个典范,这也是为啥水门桥这事的
细节会出现在美军那里。可能跟很多人理解不一致的是,美国对他们在长津湖的表现整体也很满意。
对于美国来说,成功撤退也是胜利,被俘虏也是英雄,都被当成了英雄主义,这场战争里产生的荣誉仅次于阿登
战役( Battle of the Bulge),那次也是美军盲目乐观,很快被围,长津湖战役中,美国从兴南撤
出了10万联合国
军队和南韩军队,以及差不多数量的难民(文在寅父母就在难民里),他们觉得这事也是不得了
的胜利。客观上也认同了志愿军对他们造成的巨大压力。
还有一个问题,也是这段时间问的比较多的,陆战一师在整个长津湖和撤退过程中伤亡啥情况?王树增那里的数
据是:从元山登陆,到彻底撤回成兴,共死亡718人,失踪192人,负伤3504人,合计战斗减
员4418人,同时,非战
斗减员7313人,其中大部分是冻伤,有几个月陆战一师没法战斗,伤员养好伤才又出现在战场上。
维基百科上的数据也差不多。
我军这边志愿军第9兵团有3个军12个师共计15万人参加长津湖战役,战斗伤亡19202人,冻伤28954人,
冻死4000余人,伤亡总数达到了5.2万余人,主要装备太差,如果这个时候有苏联装备,陆战一师的番号估计都没了。
最后一个问题,水门桥那个七连是《士兵突击》里的七连吗?
剧组明显是想让大家讨论这事,不过《士兵突击》是兰晓龙的小说,并不是真的。今天文章里也写了,炸桥的可能也
不是七连。那个七连没有原型,也没有传承关系,换句话说,有无数个原型,也有铁一样的传承关系。
全文准备到此结束了,今天这篇文章可能对于很多小伙伴来说比较沉重,不过太多人已经忽略了一个现实,我军在那
场战争中,各方面都处于绝对的劣势,能打成这个伤亡比已经不错了。有些文章里恨不得把美军写死十来万人,其实这
也是一种不太好的风气,可能他们内心深处,对先烈们的战果并不满意,其实没必要,实事求是就是
最大的正能量,先烈们已经做得足够了。
对于电影,这段时间有个批评是,“老百姓爱国,资本家赚钱”,这么说其实也不太好,文章一开始就提到了,美国对
内提升文化认同、对外文化输出,主要靠得就是商业上非常成功的那些作品,比如《拯救大兵瑞恩》、著名抗德神剧
《狂怒》以及《使命召唤》这些游戏,能赚钱的作品才是能打动人心的作品,反过来也对,打动人心的
东西肯定是能赚钱的,不然消费者也不会掏钱。



聲明:以上文章均為用戶自行添加,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特此聲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字符:    改为:
去打字就可以设置个性皮肤啦!(O ^ ~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