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章 最高法发布《关于深入开展虚假诉讼整治工作的意见》

最高法发布《关于深入开展虚假诉讼整治工作的意见》

2022-05-18 14:47  瀏覽數:426  來源:panrou113    

1月9日,最高法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深入开展虚假诉讼整治工作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暨人民法院整治虚假诉讼典型案例。
“虚假诉讼败坏社会风气、妨碍公平竞争、损害司法权威、阻碍法治建设,社会影响十分恶劣。”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贺小荣出席了发布会。他说,2017年至2020年,全国法院共查处虚假诉讼案件1.23万件;共审结涉虚假诉讼刑事
案件2079件,案件数量逐年大幅上升。
虚假诉讼隐蔽性极强,如何甄别至关重要。贺小荣提到,《意见》第二条至第四条规定了哪些情形属于虚假诉讼,为
认定虚假诉讼提供了“标尺”;总结了虚假诉讼八大特征表现,为甄别虚假诉讼提供了指南;列举了十类常见虚假诉讼,
为整治虚假诉讼划出了重点。
近年虚假诉讼年均增速高达61.11%
《意见》提到,单独或者与他人恶意串通,采取伪造证据、虚假陈述等手段,捏造民事案件基本事实,虚构民事纠纷,
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妨害司法秩序的,构成虚假诉讼。
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基于捏造的事实作出的仲裁裁决、调解书及公证债权文书,在民事执行过程中以捏造的事实对执行
标的提出异议、申请参与执行财产分配的,也属于虚假诉讼。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公证人等与他人串通,共同
实施虚假诉讼的,属于虚假诉讼行为人。在整治虚假诉讼的同时,应当依法保护当事人诉权。既要防止以保护当事人
诉权为由,放松对虚假诉讼的甄别、查处,又要防止以整治虚假诉讼为由,当立案不立案,损害当事人诉权。
《意见》第六条至第十条构建了贯穿立案、审判、执行全流程的虚假诉讼整治机制。
贺小荣说,要加强立案预警,发现涉嫌虚假诉讼的,既要对行为人进行警示提醒,又要对办案人员进行标记提醒,
严把案件入口关;加强事实调查,通过依职权调查取证、严查调解协议等方式,严把案件事实关;加强执行审查,
重点查处执行异议、复议、参与分配等程序中虚假诉讼,把好案件出口关,力争不让一个虚假诉讼进来,力保不让
一个虚假诉讼出去。
《意见》第十一条至第十五条规定了执行异议之诉、民间借贷、房屋买卖合同等虚假诉讼易发领域整治工作要求。
2017年至2020年,查处执行异议之诉虚假诉讼年均增速高达61.11%。《意见》要求严格审查执行异议之诉全案
证据,审慎对待当事人自认,严防当事人恶意串通逃避执行。
严打“套路贷”虚假诉讼违法犯罪
民间借贷历来是虚假诉讼高发易发领域。2020年共查处虚假民间借贷纠纷案件1772件,占查处的民事虚假诉讼案件的
53.09%。《意见》要求严格审查通过循环转账、“断头息”等方式虚构借贷、虚增本金的违法行为,严守民间借贷利率
司法保护上限。
近年来通过虚假诉讼逃避房屋限购、限售政策的现象有所抬头。《意见》规定,为规避调控政策等非法目的,虚构房屋
买卖合同关系提起诉讼的,应当认定合同无效;虚构购房资格参与司法拍卖房产的,应当认定拍卖行为无效。
《意见》对惩治涉虚假诉讼刑事犯罪提出总体从严、打击重点、刑民协同三方面要求,从严追究虚假诉讼行为人的刑事
责任;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套路贷”虚假诉讼违法犯罪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在信息沟通、线索移送、查假纠错等方面做好
刑民协同,既要打击虚假诉讼,更要依法救济受害人权利。
探索构建虚假诉讼“黑名单”制度
《意见》要求,及时组织学习各项经济社会政策,通过案例分析、业务交流、法官培训等形式提高法官甄别查处虚假
诉讼的司法能力;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坚持刀刃向内,对参与虚假诉讼的法院工作人员依规依纪严肃处理,对利用
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虚假诉讼犯罪的法院工作人员,依法从重处罚。
“开展系统整治。虚假诉讼是社会不诚信现象的集中体现,需要系统治理。”贺小荣说,《意见》要求各级人民法院加强
与各政法单位沟通配合,形成整治合力;充分利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争取与征信机构的信息数据库对接,探索构建
虚假诉讼“黑名单”制度,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以案释法、风险提示等方式加强法治宣传,培育诚实守信的社会
风尚。



聲明:以上文章均為用戶自行添加,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特此聲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字符:    改为:
去打字就可以设置个性皮肤啦!(O ^ ~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