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人物动机
对话、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共同向读者展现了我们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是通过这种方式互相结识的。
我们开始交流,有时沟通很顺畅,有时却出现障碍。
通过对话,我们判断我们是否喜欢某个人。
同样,读者也通过对话判断他们是否喜欢我们塑造的人物。
读者倾听他们的对话,观察他们之间的交流,以此判定他们是正面人物/反面人物或是亦正亦邪的人物。
我们为笔下人物创作的对话能够激起读者对这些人物的喜爱或厌恶之情,这一切尽在我们掌握之中。
若一个人物极力控制自己的语气,每一个词都发音清晰、利落冷硬,这说明他可能正处于爆发的边缘,
时刻压抑着自己内心熊熊怒火。相反,若人物的声音是温暖亲切的,这表明他的内心应该充满安全感、幸福感。
一个说话如连珠炮似的人物可能正在逃避自我,一个语速异常缓慢的人物或许正感到自我怀疑、经历消沉期或缺乏社交能力。
故事中的每个人物都受到某种东西的驱使——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他们都有自己的目的、动机和理由。
动机从内部驱使人物去追寻他想要的东西,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动机是故事最重要的元素。
它是背后的推动力,是人物要表达目标的理由。
没有动机便没有故事。
这就是动机的重要性。
假设,你正在创作一个儿童故事,主人公的目的可能是赢得拼字比赛。
那动机是什么呢?想要得到父亲的认可。
这也可能是一个成人故事,目标变了,但动机或许是相同的。
揭示人物动机最有效的方式是让人物自己开口说出来。
在现实生活中,情况也是如此。
我记得有位朋友曾对我说,有人暗示她,她做了无礼的事情。她对我说:“我不想让任何人觉得我不友好。“
我立刻明白,她实际上并不在意她是否友好,她在意别人怎样看待她。她在意的是她自己的形象。
对此,我并没有做什么有价值的论断。我无须这样做。
她已自己开口说明她的动机——想给别人留下好印象。我们一直都在这样做。每当你笔下的人物开口说话,
他们便开口透露自己的真实动机。
这是你应该做的,这很棒。
你希望你编写的对话能把人物的动机传送给读者。
读者也正是由此得到信息,形成对人物的形象。相较行为举止而言,动机更能展现人物的本质
因为行为举止是外在的,而动机是内在的。
有效对话塑造了人物的内在本质,是刻画人物的一种有力手段。
肖恩 狄龙是杰克 希金斯的小说《风暴中心》(Eye of the Storm)里面的反面人物,他是个恐怖分子
已经从事恐怖活动二十年,据(Josef Makeev)所言,”他从来就没进过牢房“。
马克耶夫在做卧底抓捕他未果后,与另一名(Michael Aroun)谈起了这名恐怖分子,他曾经还是一名演员。
下面的对话场景展现了这位反面人物的动机。
”就像我说的,他从来没被逮捕过,一次都没有,他和他许多的爱尔兰共和军朋友不一样,他从来不会吸引媒体的注意。
我怀疑除了那几张年少时的快照,人们根本没有他的照片。“
”他当演员时也没有照片吗?“
”或许有,但大概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迈克尔。“
”你觉得,如果我出大价钱,他会不会接这单生意?“
”不会,单单是金钱从来就不会让他觉得满足。狄龙一直在乎的就是任务本身。
该怎么说呢?这听起来很有趣。对他来说,演戏就是一切。
我们给他提供一个新角色,或许可以在街头演,但也还是在演戏。“
他一边笑着,一边开着奔驰汇入凯旋门行驶的车流。”等着瞧吧,先等拉希德的消息。“
人物在与其他人交谈时,并不会总是承担自己的动机,这通常是因为人物本身甚至也不清楚自己行为背后的动机。
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反面人物身上。因此,经由其他人物之口透露反面人物的动机是一种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