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31-40)
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
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
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pì)道之在
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大道氾(fàn)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将欲歙(xī)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rǎng)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
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jué)。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穀(gǔ)。此非以贱为本邪?
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lù)如玉,珞珞(luò)如石。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