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机制
。这种说法最大的问题,就是把“爱”单纯的理解为“索取和付出的博弈”了。把“爱自己”看作是索取,把“爱别人”看作
是付出。“先学会爱自己”,就是自己先得到了,才能对别人付出;自己先填饱肚子,才有余粮周济别人的意思。现在流行的
“童年缺爱成年就不会爱”之说,其实也是遵循同一个逻辑。但这个逻辑是错的。因为,爱既不是单方面的索取,也并非一味
的付出。“填饱肚子”本身不是爱,“周济余粮”本身也不是爱,它们只是途径和手段,并非爱的真谛。爱的真谛,即,祂是
一种使爱之对象创生与繁荣的机制。当“填报肚子”或“周济余粮”这一手段达成这一目的的时候,它才能被称之为“爱”。
(如果暴饮暴食导致疾病、周济余粮导致经济崩溃,就不能称之为“爱”了)。因此,无论“爱”的宾语是啥,能套用以上公
式的,即为有爱。比如爱自己就是增加自己生存与发展的机会,爱别人就是促使别人的生机与繁荣,爱植物、爱国家、爱猫猫
狗狗,只要你的手段能促进它们健康与成长,就都是有爱的。爱是一种机制,不能简单的把爱归结为一种单一的行为,要看语
境,要看适配的方式。为了使爱发生,要在不同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手段。所以爱既是收取,也是给予,既是怒目,也是微笑
,既是雷霆,也是细雨。既是爱自己,也是爱别人,它们在机制上是一样的,并没有谁先谁后,谁主谁次。学习爱,有无数的
契机和法门,有人从疗愈自己开始,有人从服务他人入门。爱的机制没有什么不同,但学习爱却没有统一的公式。无论怎样,
只要最终所达到的是创生、繁荣、医治与和解,就不要、也无需分别和阻止任何一种使爱生发的契机,更不必非要别人复刻自
己的路径,也不用逼自己复刻别人的路径。你只要知道,所遇的一切人、事、物,对你而言都是最合适的安排,没有什么比你
当下的处境更适合你学习爱了,这样你就既能处卑贱,又能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都能甘之
如饴,泰然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