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层层包裹的同心圆——未知的自己
菱还在为昨晚的事情感到困惑,或者说好奇吧。昨天在踏入婆婆家时,若菱决定要扮演一个好演员,她微笑地迎接小姑子,探
入厨房去看婆婆,并且真诚地要求帮忙,和以往客套的虚与委蛇完全不同。饭桌上,她突然觉得婆婆做的菜还真好吃,由衷地
赞美了几句。若菱看到微笑的婆婆眼中散发出光芒,以往在若菱眼中刻薄的嘴角、严厉的眼神,昨晚竟然消失无踪,好像奇迹
一般。最后离开时,婆婆甚至交代了一句:“工作别太幸苦了!”若菱也感觉到了她的由衷关怀,竟然第一次感到有些不舍离
去!“这就是以假乱真吗?”若菱纳闷儿,“为什么我转变了我的状态,她也会有这样大的改变?”“进来吧!”正在门口发
呆的若菱还没敲门,门就“呀”的一声打开了。门后,是老人慈祥的笑脸。每次来到小屋,若菱浑身都会自动放松下来。这里
不是家,却有家的温暖,她的每个细胞来到这里都会微笑。若菱轻松地坐下,却很急切的开口:“我发现了一点,我们在世界
上扮演的种种角色会遮盖我们的真我。还有,我们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会影响别人和我们之间的动!”老人看着若菱,此时
的她,因为兴奋而两颊绯红,眼中演绎着青春的光彩,和那个雨夜有家归不得的失意女子判若两人。“很好!很好!”老人赞
赏着,“别太快,我们一步一步来!你还有很多问题没获得解答呢!”“是呀,为什么我们这么努力还追求不到自己想要的幸
福?真我和爱、喜悦、和平之间又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我们会远离真我呢?光是角色扮演就能遮盖我们原来的面目吗?”若菱
连珠炮似的提问。老人看着自己的得意门生,很欣慰若菱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把几个重点抓得这么清楚。他拿出粉笔,在石
灰地上画了一个圆。“这表示完美的人生,对吧?”若菱寻思,“或者,这是一个套子,而我们是装在套子里的人?”若菱思
忖着,老人的手却不停住,在圆外又画了一个大一点儿的圆。然后又一个,又一个,最后成了一组同心圆,若菱迷糊了。只见
老人提笔在最中间的那个圆圈里面写上:真我/爱/喜悦/和平。然后他解释道:“如果这个图可以代表我们人的心理机制的
话,真我是被团团包围起来的,很难触碰得到!”接着,老人指着周围其他的大圆圈说:“猜猜它们是什么?”“最外面这个
一定是角色扮演,是我们要戴的面具啰!若菱还是不忘自己伟大的新发现。“没错,就是它!”老人同意,并在外圈写上:角
色扮演、身份认同。“其他的......嗯,我猜,既然是心理机制,那就应该还有思想、态度、行为习惯等层面的障碍吧
!”若菱想起来不知道在哪里看到的“思想改变态度,态度改变行为,行为改变命运”等这些说法,在此胡诌一番不知是否有
用。“嗯,”老人思忖着若菱的话,半晌,说道,“我们这样说比较具体吧。”老人继续写上——思想、情绪、身体。写完,
老人拍了拍手,掸去手上的粉笔屑,看着被圆圈圈搞得有点儿晕的若菱说:“我们失去了与真我的联结,但人类还是得有‘自
我感’,于是我们向外发展,认同我们的身体、情绪思想和角色、身份等,而一般人所谓的‘小我’‘自我’(ego)与焉
产生,汲汲追求外在的、物质的东西,以寻求满足。”若菱确定这是她这辈子看过的最抽象、最难懂得图。她决定不畏艰难地
先从核心开始发问——“为什么真我就是爱、喜悦、和平?”“为什么瓜熟了蒂就会落?”老人反问。他接着说:“因为这是
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了。你去翻翻古老的智慧经典、看看古来智者的言语,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我们的本质就是爱、喜悦
、和平。若菱其实没有任何宗教信仰,没碰过佛经或是《圣经》,而对所谓的古代智慧典籍也素来兴味素然,只在学校书本上
读过孔子、老子的一些简单教导,她不知道怎样去印证老人所言为实。“任何能丢弃自己不实的身份认同,而且不被自己的思
想、情绪及身体限制和阻碍的人,都能展现出真我的特质。”老人继续说教,可是若菱想不起来生活中有哪一个人看起来能够
真正地活出爱、喜悦、和平。好像只有特蕾莎修女啦,甘地啦,这些伟人才有资格,可是他们离我们现代人是那么遥远...
...那种境界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老人看着满脸疑惑的若菱,遗憾地摇着头说:“好啦,我会开一个书单给你,同时,我会
介绍几个能够活出一些有真我特质的人,让你去拜访他们,眼见为实。”若菱笑逐颜开,觉得这个经历越来越好玩儿。老人还
会介绍一些朋友给她?太有趣了!看着和蔼可亲的老人,若菱突然觉得,眼前的这个人不就是个充满爱、喜悦、和平的化身吗
?“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求爱、喜悦、和平,对吗?”老人再度发问。若菱点点头。“那我问你,如果你从来没吃过冰淇淋,你
会对冰淇淋有渴wang吗?你会想着冰淇淋而流口水吗?”若菱不知道为什么老人那么喜欢冰淇淋,不过老人说得对,没吃
过冰淇淋的人,不了解冰淇淋的滋味,怎么可能会有想吃冰淇淋的欲wang呢?“所以,爱、喜悦、和平是我们曾经拥有的
,甚至是我们的本质,所以我们才如此热切地追寻它们。”老人继续举证,“还有个简单的例子,你看看所有的小baby就
知道了。”若菱的心口抽了一下,随即低下头来。这是她心中的痛。在路上、电视上、杂志上看到那些可爱的baby照片,
从爱怜、向往,到哀愁、怨愤,这结婚十多年的心路历程走的可不容易,只有当事人才能知道个中辛酸。老人说的话,若菱能
够理解。很多人看到小baby都会大心眼里涌出一股喜悦和爱。孩子似乎可以和天使画上等号,当然,是他们不哭闹、不拉
屎,不撒尿的时候啦!“孩子是哭闹是属于生命能量的一种自然流动,完全无损他们的本质。哭完、闹完,他们可以一下子又
回到内在和平的喜悦境界。是大人自己没有办法承受,反而去打压他们,才造成问题的呀!”看着若菱不理解的神情,老人又
补充道,“孩子的负面情绪会勾起父母自己内在压抑隐藏了多年的痛,所以父母会不顾一切地用劝慰、转移甚至恐吓的方式,
让孩子停止表达负面情绪,凡是,这样一来,父母等于在重蹈覆辙——让孩子也和他们童年时一样,无法好好表达自己的情绪
,因而造成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