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章 软件测试—— 1.4.2 常见的软件测试模型

软件测试—— 1.4.2 常见的软件测试模型

2024-11-21 14:57  瀏覽數:196  來源:小键人14848346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人们根据经验教训并结合未来软件的发展趋势总结出了很多软件开发模型,如瀑布模型、快速原
型模型、迭代模型等,这些模型对软件开发过程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但遗憾的事它们对软件测试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利
用这些模型无法更好地指导软件测试工作。 软件测试是与软件开发紧密相关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活动,是保证软件质量
的重要手段,因此人们又相继设计了很多软件测试模型用于指导测试工作。软件测试模型兼顾了开发和测试过程,既明确了开
发与测试之间的关系,又使测试过程与开发过程产生交互,是测试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 软件测试模型对测试工作具
有指导作用,对测试效果与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很多测试专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创新,创建了很多使用的软件测试模型。下
面介绍几种比较重要的软件测试模型。 1.V模型 V模型是由保罗·鲁克(Paul Rook)在20世
纪80年代提出的,它是软件测试模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模型之一。V模型是瀑布模型的变种,在瀑布模型的后半部分添加了
测试工作。 V模型描述了基本的开发过程与测试行为,主要反映了测试活动分析与设计之间的关系。它非常明确的表
明了测试过程所包含的不同级别,以及测试阶段与开发阶段所对应的关系。V模型的左边是自上而下、逐步细化的开发过程,
右边是自下而上、逐步集成的过程,这也符合了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的关系。 V模型应用瀑布模型的思想将复杂的测
试工作分成了目标明确的小阶段来完成,具有阶段性、顺序性和依赖性,它既包含了对于代码的底层测试,也包含了对于软件
需求的高层测试。但是V模型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有在编码之后才能开始测试,早期的需求分析等前期工作并没有涵盖其
中,因此它不能发现需求分析等早期的错误,这为后期的系统测试、验收测试埋下了隐患。 客户需求→需求分析→概
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 2.W模型 W模型是由V模型演变而
来的,它强调测试应伴随整个软件生命周期。其实W模型是一个双V模型,软件开发是一个V模型,而软件测试是与开发同步
进行的另一个V模型。 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集成→系统构建→交付 需求测试→概要设计
测试→详细设计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 W模型的测试范围不仅包括程序,还包括需求分析
、软件设计等前期工作,这样有利于尽早地全面发现问题。但是W模型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它将软件开发过程分成需求、设计
、编码、集成等一系列的串行活动,无法支持迭代、自发性等需要变更调整的项目。 3.H模型 为了解决V
模型与W模型存在的问题,有专家提出了H模型,H模型将测试活动完全独立了出来,这个流程将测试准备活动和测试执行活
动清晰地体现了出来。测试流程和其他工作流程是并发执行的,只要某一个工作流程的条件成熟就可以开始进行测试。
H模型中,测试级别不存在严格的次序关系,软件生命中期的各阶段的测试工作可以反复触发、迭代,即不同的测试工作可
以反复迭代地进行。在实际测试工作中,H模型并无太多指导意义,读者重点是理解其中的设计意义。 4.X模型
X模型的设计原理是将程序分多个片段反复迭代测试,然后将多个片段集成再进行迭代测试。 X模型的左边描
述的是针对单独程序片段进行的相互分离的编码和测试,多个程序片段进行频繁的交接,在X模型的右上部分,将多个片段集
成为一个可执行的程序再进行测试。通过集成测试的产品可以进行更大规模的集成,也可以进行封装提交给客户。 在
X模型的右下部分还定位了探索性测试,它能够帮助有经验的测试人员发现更多测试计划之外的软件错误,但这对于测试人员
的要求会高一些。 上面介绍了4种软件测试模型,在实际测试工作中,测试人员更多的是结合W模型与H模型进行工
作,软件各个方面的测试内容是以W模型为准,而测试周期、测试计划和进度是以H模型为指导。X模型更多是作为最终测试
、熟练性测试的模板,例如对一个业务测试已经有两年时间,则可以使用X模型进行模块化的、探索性的方向测试。



聲明:以上文章均為用戶自行添加,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特此聲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字符:    改为:
去打字就可以设置个性皮肤啦!(O ^ ~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