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章 KO!再见!边缘型人格!——4.2.1从亲子关系分析

KO!再见!边缘型人格!——4.2.1从亲子关系分析

2024-12-12 21:57  瀏覽數:164  來源:坚持不懈的知安    

以英国为主要发展阵地的儿童精神医学的先驱者唐纳德·温尼科特及约翰·鲍比等人的研究成果显示,一个人婴幼儿时期能否
母亲建立稳定关系,左右着他以后自我认知与情绪的稳定。后人研究进一步揭示,建立于婴幼儿时期的母子依恋关系,不仅为
孩子一生基本的信任感奠定基础,还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孩子日后的依恋及人际关系模式、人格形成等。
最近的研究认为,如果人在年幼时与母亲分离或体验过安全受到威胁,在其脑神经细胞层级及感受器层级上会发生半永久的变
化。由于某些原因,在幼年时期对母亲的依恋关系褪色淡薄,或过早地离开母亲,易使人的基本信任感及此后的依恋模式变得
不稳定且脆弱。
在曾经遭受虐待或被忽视的儿童身上,容易出现“依恋障碍”。年幼时曾经被忽视的儿童,易发生不关心周围人事、对任何人
都不展示依恋的依恋障碍;年龄较长时失去父母关爱的孩子,则易出现不择对象地依附他人并能较为轻松地切换依附对象的依
恋障碍。
虽然并非所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均是如此,相当部分的患者表现出类似的依恋模式。这类患者具有只要有人关注便不加分
别地依附对方的倾向。然而,原本依附的对象不在后,患者便会立刻开始寻找其他可依附的人选。
从形成于婴幼儿时期的依恋的角度思考,对理解上述行为方式极为有效。
事实上,在回顾大部分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成长经历时,我们都会发现患者存在婴幼儿时期丧失关爱或被抛弃的体验,具有
严重的情感饥渴问题——无论患者周围人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在发病前似乎毫无不满的人,在发病后也会毫无例外地讲述类似
体验,倾诉自己是如何始终压抑着寂寞的。
未能顺利地与母亲告别
从与依恋理论略有不同的精神分析的视角探索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成因时,会获得极为相似的结论。精神分析重视婴幼儿时期的
体验,边缘型人格障碍则格外关注患者与母亲的关系,特别是母子分离时期。
在一岁半断乳后至三岁左右,幼儿逐渐与母亲分离。匈牙利精神分析师玛格丽特·玛勒称之为“分离—个体化时期”,并特别
关注其中的“和解期”。在和解期,与母亲分离的儿童再次试图追寻、依恋母亲。能否顺利度过和解期,对能否顺利实现母子
分离极为重要。
科恩伯格及美国精神科医生詹姆斯·马斯特森等人认为,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原因在于患者于母子分离阶段时受挫。
在马斯特森看来,造成这一结果的,既有儿童方面的原因,也有父母方面的原因。也就是说,有些情况是棘手的儿童和束手无
策的母亲,有些情况则是母亲未能给予儿童足够关爱和照顾。当然,两种情况也有可能同时发生。
较之儿童方面的因素,马斯特森更重视母亲方面的影响。在孩子即将与母亲分离,母亲有时会感到不安,担心再无法按自身意
志控制孩子。此时,母亲会无意识地向孩子释放“离开母亲自立是可怕而不可为的”这种信号,结果导致孩子陷入“自身想要
独立”和“离开母亲即背叛母亲”的两难境地中。孩子只能为了继续做母亲眼中的好孩子而放弃自立,或成为背叛母亲的坏孩
子而实现自立。孩子试图自立,将引发被母亲抛弃的不安和沮丧。这种状况,会重现于孩子日后与他人的关系中。
科胡特认为,自体客体发育不完整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科胡特所说的自体客体,是指始终在一个人心中反映自
体自爱、守护自体如守护神般的存在。在一个人将必要时给予充足关爱的母亲的形象收入心中、现实中的母亲则在逐渐放手的
过程中,其自体客体得到发展。然而,如若现实中的母亲过于冷漠或过度干涉,会导致自体客体失去发展空间。
自体客体发育完整的情况下,即使现实中的母亲缺位,主体也能够支持自身。但是,如果在必需时只获得了不稳定的爱和关系
或者处于过度保护中,人便不能培育出良好的自体客体,反而会切实地为空虚感所笼罩。一般认为,桎梏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
的空虚感,是在关键时期感到倾注于其身上的关爱受到威胁、支持他的自体客体发育不完整所致。
如上,虽然当背景理论不同时,我们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理解方式也略有不同,但是在离开母亲、实现最初的自立时未能获得
适当的爱和关心、不能很好地从这一阶段“毕业”的见解上,各种理论达成了一致。
在实际案例中,也有许多患者在一岁到三岁前后的时期内,在情感方面处于不安定的状况。典型情况有父母关系不佳、父母分
离、母亲病弱、家庭成员的关注聚集于其他家庭问题等。出人意料的是母亲极早开始工作、对患者本人关心不足的情况,以及
祖父母在养育儿童的过程中占据主导权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聲明:以上文章均為用戶自行添加,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特此聲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字符:    改为:
去打字就可以设置个性皮肤啦!(O ^ ~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