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信息系统规划 简洁总结
定义:基于组织发展战略明确信息系统发展愿景、目标、系统框架
促进组织目标达成、规避问题发生、提升整体性和适应性。
价值与意义:1.确立数字能力目标、2.明确建设路径、3.确保认识一致性、4.具象关键任务、
5.明确标准和控制措施、6.统筹建设资源
特点与原则:战略性、整体性、先进性、指导性、柔性、遵从性
4.2主要内容
4.2.1发展战略
战略目标:基于组织战略与现状、包含方向、纲领、方针、政策、技术
发展路径:业务一致、能力主线、基础优先、稳态先行
发展阶段:打基础、提效率、做协同、强决策、构生态
4.2.2系统框架
框架演进:
1.应用能力主线
2.平台能力主线
3.互联网主线
分系统规划原则:技术一致性、工程一致性、职能一致性、数据一致性
4.2.3组织体系优化
类型划分:
中小型单位:委员会+团队
大型单位:集中式、分权式、平衡矩阵式
业务领域组织:两种模式:
1.部署信息技术能手
2.全员数字能力培养
4.2.4技术体系
原则定义:
1.可用性2.安全性3.可靠性4.灵活性5.可扩展性6.可驾驭性
技术蓝图绘制:逻辑结构图、技术应用图
4.2.5任务体系:部署过程:
1.任务拆解2.明确目标(SMART原则)3.匹配组织4.制定策略5.定义计划6.监控实施
4.2.6资源体系:调度要素:
资源识别与评估、资源关系与控制、资源分配与调度、资源风险与优化
4.2.7保障体系:
组织保障、人员保障、技术保障、资源保障、数据保障、安全保障
4.3.1需求挖掘
内部需求:战略理解、流程熟悉、用户需求收集、系统评估、感知数字环境
外部需求:国家战略导入、行业趋势分析、技术趋势研究、竞争环境分析、客户期望调研、标准和规范引用
4.3.2场景化模型构建分析:
场景定义、角色定义、业务分析、数据分析、技术分析、组织分析、风险分析、政策与法律分析
4.3.3深度诊断-成熟度
5级成熟度:
1.规范建设
2.效率提升
3.协同优化
4.敏捷决策
5.生态构建
4.3.4规划实施:整体规划(宏观架构)、专项规划(领域聚焦)
4.3.5持续改进
改进重点:
持续跟踪组织的战略
感知技术的发展创新
关注数据管理和信息安全
注重用户体验和用户参与
建立一个监测和评估机制
4.4规划方法
4.4.1SST方法(战略目标集转移法):战略集转换、组织战略集→信息系统战略集
4.4.2BSP方法(企业信息系统规划法):
1.定义管理目标
2.定义管理功能
3.定义数据类
4.定义信息结构
4.4.3CSF方法(关键成功因素法):
1.确定战略目标
2.识别成功因素
3.确定关键因素
4.建立指标体系
4.4.4VCA方法(价值链分析法):
1.识别价值链
2.确定增值环节
3.识别减值环节
4.明确IT支持
4.4.5Zachman框架
二维模型:横向what/how/where/when/why/who
纵向模型:范围模型/企业模型/系统模型/技术模型/详细模型/功能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