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汉宫幽怨何处诉
美女之一的王昭君。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中的“落雁”指的就是她。
皇帝后宫的美女太多了,翻牌子都忙不过来。为了提高效率,汉元帝想出一绝招,他让画师毛延寿为后宫佳丽画像,然后他看
画选人。汉元帝在选美的制度上出现了漏洞,让毛延寿有机可乘,他趁机勒索宫女们。这些宫女们为了能得到皇帝的宠幸,就
用重金贿赂毛延寿,以求他能将自己画得美一些。可王昭君家境贫寒,她没有钱去贿赂,也不屑有用这样的手段推销自己,她
对自己的美貌有绝对的信心。
这世间有些事,你就是再忙,也还需要亲力亲为呀。汉元帝选美女,好比男女相亲,光听媒人说是不行的,还要自己亲自出场
挑选,萝卜青菜还各有所爱呢!汉元帝因为对奴才过于信任,导致他失去了拥有绝代佳人的机会。而王昭君也因为小人从中作
梗,在深宫中虚掷青春。
古代宫女要么被皇帝宠幸,要么就是老死宫中。“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这些都是描写
宫女悲惨命运的诗。如果王昭君始终不肯贿赂毛延寿,她的命运最终是众多“白头宫女”中的一员。可王昭君就是坚持做自己
不肯向卑劣小偷低头,哪怕用青春的代价来坚守自己的信念也不足惜。
一个女子在宫中,一生的幸福,甚至一个家族的兴衰,都牵于一人,这个人就是皇帝。可帝王身边美女如云,要想脱颖而出谈
何容易?更何况宫廷斗争是暗流涌动、复杂残酷,王昭君不过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女,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中,她需要多么强大
的内心,才能坚持做自己!
王昭君的不同凡响之处就是,她有过人的胆识。在匈奴大单于向汉朝求亲时,汉元帝想物色一名宫女代公主出嫁。然而,大漠
苦寒,有谁愿意背井离乡去那样的蛮荒之地呢?匈奴彪悍,时常骚扰汉室边境,百姓苦不堪言,如果没有人愿意和亲,生灵又
将遭到涂炭。众宫女中,只有王昭君愿意和亲。她愿意用她的女儿身,充当两国和平的使者;她愿意用她的杨柳细腰,撑起汉
室江山。王昭君深知,自己进宫已有五年之久,却从未能见得君王面。自己住的永巷和皇帝的寝宫相隔不远,每天玉辇经过扬
起的轻尘,寝宫里丝竹管弦的声响,还有夜夜不绝的歌舞,让她深深体会到什么叫咫尺天涯,什么是那种不堪的境地。悲怨深
似海,纵然是柔肠寸断也万般无奈。年华似水,青春易逝,自己只有和亲,才能走出老死宫中的绝境。
当汉元帝见到王昭君时就忆惊呆,他不知道自己的后宫竟然有如此的绝色佳人;尤其是王昭君临危不惧、从容不迫的气度,更
让他大吃一惊。当他翻起王昭君的画像时,才知道画师毛延寿从中做寿了手脚。他想反悔这门亲事,可是大单于已认定了王昭
君,且一国之君说出的话岂有反悔的余地?
他怒杀毛延寿以泄心头之恨,但奈何情深缘浅,他们终究是有缘相聚,无缘相守。大殿之上,王昭君向汉元帝拜别,她抬头之
时的幽怨一瞥,让汉元帝痛断心肠。他悔恨自己生生地错过了国色天香。万般歉疚、怜惜与难以割舍的情绪涌上心头,却再也
无法拥有,从此将是永别。
临行前,王昭君一身戎装,看了长安最后一眼。长安城的百姓们争相涌上街头,一睹王昭君的绝代风华。所有人都在惋惜这样
的青春美艳女子要远嫁匈奴蛮夷之地,陪垂垂老矣的老单于终老。其人失察。或许,当时汉元帝的内心比任何人都要怨,只是
这样的怨已无法言说,只能咽在肚子里。
王昭君一路北上,从此家山万里。匈奴风土人情与中原迥异,且语言不通,陪伴她的只有怀中的琵琶。中原已是繁花似锦,塞
外还是冰雪交加。王昭君望着南飞的大雁,想起自己的身世,想起天各一方的亲人,也想起了那个与自己有缘无分的男人汉元
帝。她悲从心来,信手一曲《怨词》: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
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
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没沉,不得颉颃。
虽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独伊何,来往变常。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琵琶哀怨的声音,南飞的大雁听得忘记了振动翅膀,纷纷从空中坠落,这就是“落雁”的由来。
王昭君到达匈奴后,受到了空前的礼遇,她被册封为“阏氏”,人们载歌载舞欢迎她。匈奴百姓的热情,让王昭君忘却了一路
的风尘,找到了家的感觉;老单于对她更是千般恩宠,万般迁就,以博她的欢心。王昭君也将中原先进的耕种、纺织技术和文
化传播给匈奴。
汉元帝在王昭君走后几个月,因思念和懊恼交加,抑郁而亡。
因为有王昭君,汉朝和匈奴两国保持了长达六十年的友好往来。但王莽的篡权,让匈奴各部部落不满,他们认为汉室政权当由
刘姓百姓继承,于是四方边境平地起干戈。王昭君毕生努力营造的两国和平在顷刻间被摧毁,可她已无能为力,最终在无限幽
怨中死去。“昭君出塞”是千古文人歌颂的题材。多少文人墨客,以为昭君出塞是悲苦的,都为她掬一把同情的泪。其实,如
果昭君不出塞,就算受到了汉元帝的宠爱,因汉元帝早逝,那也只不过是多了一个为汉元帝守寡的女人。相反,昭 君出塞,
受到大单于前所未有的恩宠,匈奴人尊重她、爱戴她,这是在汉朝不可能享受到时的待遇。
人们总以为昭君怨的是与汉帝两情相悦,却无缘相拥。当然,这样的怨,昭君是有了,但王昭君真正的怨,并非是这样的儿女
私情,而是国家民族的大义。她怨她毕生努力营造的两国和平,最终被毁于一旦。政治是男人的游戏,女人无法左右,女人只
能充当男人的一枚棋子。所以昭君怨也是无可奈何的。
有的说,王昭君太幼稚了,不知道内宫游戏的潜规则,把自己逼上绝境;也有人说,王昭君有气节,自始至终不肯向小人低头
谄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是汉宫幽怨何处诉,谁人能真正了解昭君心中的一往情深深几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