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珠——一代容颜为君尽
里,石崇被归分为“坏人”这一类。然而,人性岂能是用简单的“好”“坏”区分?自从我了解到大名鼎鼎的帅哥、才子潘安
和石崇是好友后,才知道原来石崇也是一个善文武的文人。乐府里的《王明君》就出自石崇之手。
“飞鸿不我顾,伫立以屏营。昔为匣中玉,今为粪土英。朝华不足欢,甘与秋草屏。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难以想象,
石崇这个骄奢淫逸的人,竟然也能写出这样深婉沉凉的诗句。
原本石崇是令人不齿的,但因有几分才气便让人对他添了几分好感,又因绿珠为他纵身跳下高楼,让石崇在爱情史上留下生死
不渝的一笔。
石崇在朝中投靠的是贾皇后一族,据说他为逢迎贾皇后的外甥贾谧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贾谧出门,他站在路边,望车尘而拜,
落尽风骨。当然,以石崇的家财,根本不悄于那一点俸禄,但他清楚地明白,有权才有势,如果在朝中没有一定的政治地位,
钱再多也是沦为权贵的奴才。
石崇为人嚣张,因有钱又有贾氏集团为靠山,因而他敢和皇帝的舅舅王恺斗富。就连晋武帝暗中帮助王恺,也被石崇轻松地比
下去了,可见石崇富可敌国的名声一点不假。据《世说新语》记载,石崇每次请客饮酒,常让美人斟酒劝客,如果客人不喝酒
他就让侍卫把美人杀掉。一次丞相王导与大将军王敦一道去石崇家赴宴,王导向来不能喝酒,但怕石崇杀人就勉强饮下;王敦
却不买帐,他原本倒是能喝酒,却硬拗着偏不喝,结果石崇斩了三个美人。石崇穷奢极欲由此可见一斑。
这人呀,太嚣张便容易招祸,石崇如此张狂,早已为自己埋下祸根,只是他自己不清楚而已。不过,让人想不到的是,石崇这
样的一个冷酷无情的浪子,对绿珠竟会无比的温情。
绿珠,广西博白县双凤镇绿罗村人,生双角山下,是个贫家女。有一年石崇路过,见其貌美,就用十斛珍珠买下她带回皇都。
石崇对绿珠宠爱逾绝,为她在金谷园里盖了一座高楼“崇绮楼”以慰乡思。每当绿珠表现出对某物的喜爱,石崇必一掷千金,
成箱送给她,除了天上的月亮,石崇满足绿珠的一切要求。甚至绿珠恃宠而骄,对他任性蛮横,石崇也能无比耐心地包容她,
给她无尽的温情。
绿珠少年时因家贫受尽白眼和欺凌,一个贫家女,嫁给一个富甲天下的男人,且这个男人给了她无尽的宠爱,她的内心怎能不
充满感激?
我始终觉得,人与人之间的有眼缘的。应该说绿珠的美不是一天的,为什么她家乡的人就没有发现她的美,而石崇一见就钟情
呢?石崇是个富豪,身边不乏美女;而他又是一个才子,他一定有他独特的眼光,发现了绿珠粗布衣衫后隐藏的不同寻常的美
石崇的眼光是独到的,当绿珠换上一身新裙后,立刻显示出她不同凡响的美。他在金谷园教她读书识字,绿珠聪明异常,在很
短时间内就能赋诗填词。以石崇的才华,定是胜绿珠十筹,但他却赞赏有加,绿珠每有新词他都谱成曲,让她歌舞弹唱。
石崇和当时的名士左思、潘岳等二十四人曾结成诗社,号称“金谷二十四友”。每次石崇在金谷园宴客,都喜欢让绿珠出来歌
舞,见者都忘失魂魄,因此绿珠之美名闻于天下。每次宴会,石崇只让绿珠歌舞,从不让她侍酒,他在他的朋友面前展示绿珠
的绝代风华,为的是让众人羡慕自己拥有绿珠这样的人间尤物。他为拥有绿珠而骄傲。
一个人只有对真爱才会为之骄傲自豪。时隔千年,我们甚至仍能感受到石崇看着绿珠时目光流转的如水温柔,甚至能看见石崇
望着绿珠时嘴角挂着的甜蜜微笑。
波诡云谲的官场,总是瞬息风云万变。贾氏倒台,石崇和潘安受牵连,均被罢官。当年潘安的门下孙秀因垂涎绿珠的美貌,遭
到申斥,因此怀恨在心。孙秀重新投靠赵王司马伦门下。在贾氏倒台后,司马伦掌权,孙秀狗仗人势趁机向石崇索要绿珠。
《晋书》记载:司马伦的亲信孙秀使人向石崇索要绿珠,崇尽出其婢妾数十人以示之,皆绝色,说随便挑,使者固要绿珠,石
崇勃然说:”绿珠吾所爱者!不可得也。”使者进出几次,索绿珠,不可得。后来孙秀矫诏抓石崇,石崇正在饮酒作乐,甲士
进来,石崇对绿珠说:“我今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观前。”因而投楼而死。
起先以为,石崇爱的只是绿珠的美貌,但由此可见石崇对绿珠是真心地爱。一个人只有对他的所爱才会倍加珍惜,即便是在生
死面前也不舍得拱手让予他人。
石崇早年任荆州刺史时常劫掠商民、滥杀无辜,才积累下这巨额财富,他早已为自己种下恶果。石崇为人张狂,得罪朝中人不
在少数,多少人窥视他的家产久矣。就是今天孙秀不找他麻烦,明天也会有其他人找他的茬儿,石崇注定不会善终,“绿珠
事件”只不过是孙秀报复他的导火索而已
石崇一生污秽,但他与绿珠真心相爱,两人相继赴死,让石崇清洁了不少。石崇和和坤一样可恶,石崇却因为与绿珠生死不渝
的爱情减轻了他的不罪孽,让后世之人对他竟然恨不起来,甚至多了几分同情。
后人凭吊绿珠的诗篇数不胜数,白居易在《洛中春感》中说:“莫悲金谷园中月,莫叹天津桥上春。若学多情寻往事,人间
何处不伤神。”杜牧的咏《金谷园》诗,更是增添后人的无限感喟:”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
落花犹似坠楼人!“
落花犹似坠楼人!
绿珠为报石崇的厚恩,从高楼一跃而下。繁华易过,绿珠为石崇守节的纵身一跃,像落花一样凄美留芳,后世人为表达对她的
敬仰之情,尊她为八月桂花花神。
《红楼梦》中林黛玉这样吟咏绿珠:”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妖娆。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她说,石崇
把十斛珍珠当作瓦砾一样买下绿珠,他看中的何止是绿珠妖娆的身姿呀,他们彼此相爱,共赴生死,同慰寂寥的人生,更是前
世修来的缘分。
林黛玉是寂寞的,她希望有个知心的男子能像石崇对待绿珠一样呵护自己,那么自己也一定能像绿珠一样回报他。其实,这何
止是黛玉的心愿呀,世间有多少女子渴望这样生死不渝的爱情,可惜知音难求。林黛玉到死也没能等到与她相爱的男人相守,
她为他流尽了一生的眼泪,连死都是孤独一人。
据载,绿珠曾作诗《懊侬歌》:
丝布涩难缝,令侬十指穿。
黄牛细犊车,游戏出孟津。
诗中流露出浓郁的思乡之情,却也包含了对石崇的难舍之意。一个女人,只要能和相爱的男人在一起,哪怕跟着他浪迹天涯海
角,也心甘情愿。懊侬,听起来似有幽怨之意,可绿珠自始至终也没有幽怨过谁,哪怕在她纵身一跃的刹那,也是坚定从容,
义无反顾,为心爱的人赴死,无所畏,无所惧。大概石崇在对绿珠说了那句”我今为尔得罪“时,也没有预料到这个女子会刚
烈到毅然决然地纵身赴死。
世间为情而生、为情而死的烈性女子不在少数。无独有偶,几百年后在盛世大唐长安,上演了一幕相似的剧情。
武则天长寿元年的吏部左司郎中乔知之的宠婢窈娘有姿色,且善诗文歌舞,乔知之宠爱有加。当时武则天侄子武承嗣强迫他以
金玉赌窈娘。乔知之输了后,武承嗣便派人去乔家抢走了窈娘。其实,不管乔知之赌还是不赌,武承嗣都会使手段强抢窈娘。
乔知之事后怨悔,就写了《绿珠篇》向窈娘表达悔意。
石家金谷重新声,明珠十斛买娉婷。
此日可怜君自许,此时可喜得人情。
君家闺阁不曾关,常将歌舞借人看。
意气雄豪非分理,骄矜势力横相干。
辞君去君终不忍,徒劳掩袂伤铅粉。
百年离别在高楼,一代红颜为君尽。
乔知之私下买通武承嗣家的家奴传诗给窈娘,窈娘读诗后,大哭一场,将诗缝在裙子上投进而死。武承嗣从窈娘尸体的衣服上
得到那首诗,暴跳如雷,便指使酷吏罗织罪名逮捕乔知之,并查抄乔家,乔家族人也纷纷受牵连入狱。
人世艰难,在逼仄的处境中,为求得生存的空间,有时人不得不向环境低头。忠于自己内心的意志,尽显自己的风骨,大概只
能是和社会撞个你死我活。石崇是全国首富,乔知之是吏部侍郎,二人均不是寻常百姓,可他们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
,他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也是无可奈何呀。
后世之人皆歌颂绿珠、窈娘的贞烈。可是,如果绿珠知道自己的纵身一跃并不能救石崇,如果窈娘知道自己一死反而给乔知之
带来灭顶之灾,她们还会去死吗?或许,她们更愿意选择为保全心爱之人而牺牲自己。有时候,死并不难,维的是为了活着,
为了来日方长,而选择与世俗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