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章 教育与能力,五星简答

教育与能力,五星简答

2021-10-19 19:15  瀏覽數:396  來源:mio    

1.简述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发展水平。
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生产力制约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经济功能。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2.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它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连续不断的
发展过程。
(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不同的年龄阶段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个体的发展并不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前进的。
(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这种互补既体现在身体机能和身体机能之间,也体现
在身体机能和心理机能之间。
(5)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这种差异体现在群体和群体之间以及个体和个体
之间。
3.简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
神经系统等的特点。它是人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
(2)环境。
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3)学校教育。它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是人的身心
发展的内在动力。
4.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5.简述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思想。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6.简述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及作用。
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
(1)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与统率作用。
(2)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
(3)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物质基础。
(4)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
(5)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7.简述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
(1)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
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3)教材。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参考书等。
8.简述新课程改革的结构。
新课程改革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1)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2)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
行学分制管理。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9.简述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
(3)发展学生体力,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4)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10.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1)激发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11.简述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形象地描述,引导学生
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
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
(3)要重视运用言语直观。
(4)防止直观的不当和滥用。
12.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13.简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
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
(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3)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教学。
14.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性质
(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
(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4)识记的方法
(5)时间因素
(6)情绪和动机。
15.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问题情境。
(2)心理定势与功能固着。
(3)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
(4)原型启发。
(5)情绪与动机。
除了上述因素,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
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16. 简述创造性培养的方法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保护好奇心。
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重视非逻辑思维。
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发散思维训练。
推测与假设训练。
自我设计训练。
头脑风暴训练。
17.简述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及条件。
(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 (内
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
(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18.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1)生理需要:指人类维持自身生存需要的最基本的需求。
(2)安全需要:寻求依赖和保护,避免危险与灾难,维持自我生存的需要。
(3)归属与爱的需要:包括被人爱与热爱他人。
(4)尊重的需要:表现为自尊和受到别人尊重。
(5)求知需要:是克服障碍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6)审美需要:对美、秩序和平衡的需要。
(7)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和才能、实现自我理想的心理需要。
19.简述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20.简述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21.简述认知策略的内容。
复述策略:复述策略是指为了在记忆中保持所学信息而对信息进行重复识记的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精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
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组织策略:组织策略是指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
结构的策略。
22.简述最近发展区及启示。
(1)最近发展区的含义: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
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2)最近发展区的启示:
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水平,并创造新的
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特别提出:“ 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23.简述不同气质类型的教育措施。
(1)针对胆汁质的学生,老师应该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而且对学生的批评一定要有
说服力同时要培养学生坚持、自制等品质,但也应该帮助学生克服鲁莽和莽撞的缺点。
(2)针对多血质的学生,老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老师要为他们创造条件,
多给他们一些活动的机会。要定期提醒,培养其专一的品质,防止见异思迁。
(3)针对黏液质的学生,老师可以采取耐心教育的方式。老师要让他们有考虑和做出
反应的足够时间,要培养其生气勃勃的精神、热情开朗的个性和以诚待人、工作踏实的优点。
(4)针对抑郁质的学生,老师可以采取委婉暗示的方式。老师要对其多关心、爱护,
不要在公开场合对其严厉指责和批评,培养他们亲切、友好、善于交往、富有自信的精神。
24.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辅导。
25.简述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5)价值辨析。
(6)角色扮演。
(7)小组道德讨论。
26.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2014 上考过)
(1)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
27.简述贯彻疏导原则的要求。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28.简述贯彻尊重与严格要求原则的要求。
(1)教育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以及尊重学生的态度,关心爱护学生,尤其是对待后进
生。
(2)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
(3)教育者要向学生提出合理而严格的道德要求。
29.简述贯彻榜样示范法的要求。
(1)选好学习的榜样。选好榜样是学习榜样的前提。我们应根据时代要求和学生实际
情况,指导他们选择好学习的榜样,获得前进的明确方向和巨大动力。
(2)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要使榜样能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推动他们前进,
就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榜样。
(3)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要及时地把学生的情感、冲动引导到行
动上来,把敬慕之情转化为道德行为和习惯,逐步巩固、加深这种情感。
30.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
(1)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活动。
(4)共青团组织的活动。
(5)班会、校会、周会、晨会。
(6)班主任工作。
31.简述后进生的个别教育工作。
(1)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3)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4)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5)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
32.简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聲明:以上文章均為用戶自行添加,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特此聲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字符:    改为:
去打字就可以设置个性皮肤啦!(O ^ ~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