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作恶者更倾向于灵魂的无。死即是一切的结束,恶行便告轻松。于此他们倒似乎勇敢,
宁可承担起死后的虚无,但其实这里面掩藏着潜逃的颤栗,即对其所作所为不敢负责。这很像是蒙骗了
裁判的犯规者,事后会宽慰有加地告诉你:比赛已经结束,录像并不算数。
人死后灵魂依然存在,是人类高贵的猜想,就像艺术,在科学无言以对的时候,在神秘难以洞穿的方向,
以及在法律照顾不周的地方,为自己填写下美的志...
中文文章 | 文章字數 | 測試時長 | 準確率 | 速度 | 退格數 | 出錯數 | 成績 |
---|---|---|---|---|---|---|---|
《病隙碎笔1-29》 | 415字 | 7.0分钟 | 100% | 56 CPM | 46 次 | 0 | 及格,继续努力! |
小小建議:
可能对按键不够熟悉,或者对输入法不够熟练所导致,不要急慢慢来,先打对把准确率提高,然后逐渐的加快速度,最后才能打准打快。
|
|||||||
勵誌名言: 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杨绛 | |||||||
您覺的這篇文章怎麽樣,評個分吧,做其他人的指路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