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章 我们内心的冲突

我们内心的冲突

2023-07-04 23:37  瀏覽數:1162  來源:Z.Ten    

“无法成为我们自己,是一切绝望与痛苦的根源” ——卡伦·霍尼
首先,我们要清楚一件事,什么是内心冲突?为什么我们会出现内心冲突?内心冲突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特点,其他
动物的行为很大程度上直接接受本能所驱动,他们交配、觅食、生育、应对危险等等一切的行为就仿佛事先被谱写好的程序一
般,让它们在自然界中不断的重复并演化,它们不会因为不知道该选择哪一个同类作为配偶而陷入苦恼,更不会为了要先救妈
妈还是先救老婆而陷入内心挣扎,也许它们会在行动上受阻,但一定不会因此在意识中犯愁,而人类却拥有一项恩赐或者是负
担,那就是人类的意识,自从人类演化出复杂的神经系统与前额叶等等高级的功能后,人类就开始被迫面临了种种的选择,其
实这些选择难免会与我们的愿望、利益、信仰甚至周围其他人发生冲突。举一些例子的话,大概就是,比如我此刻面前放着一
个汉堡王的双层皇堡,喷香诱人,我很饿,但我因为想要减肥而不得不无视它,这种时候我内心的矛盾纠结的感觉就是内心冲
突。比如法庭上正在审判一个扒手惯犯,但当众人听说他之所以去犯罪的原因是他曾经因为被冤枉而坐过一年牢,因此挂上了
前科,虽然他得到了社会的道歉,但也导致他找不到任何工作的时候众人开始因为他是否真的罪有应得而陷入了矛盾,这种感
觉也是冲突。我们可以总结,冲突就是彼此对立、相互矛盾的两股力量。只要是人,就一定会有大大小小的内心冲突。精神分
析治疗的目的不是为了将人的内心冲突清零,而是为了调节与发现。李梦潮博士在书中有一段简短的形容冲突为何存在的话:
“人生来就有冲突的答案是四个字,二元对立。看起来,人类天生具有一种追求二元对立的特性,容易把世界分为两大块,一
块为我,一块为别人,再根据自己的情绪体验,把别人划分为好人和坏人两大块,甚至人类产生的语言系统都充满了二元对立
,二元对立产生了冲突,冲突又进一步引发了新的二元对立。而二元对立根据精神分析师们的推测,是一种被称为分裂的防御
机制所引起的。“这段描述的感觉就很像在非暴力沟通中提到的:”我们习惯用固定化的概念和语言去定义瞬息万变的事物,
最后就会陷入纠结是非对错之中,从而失去成为自己的机会。”因此,《我们内心的冲突》这本书本质上就是霍尼在解释给
我们听,我们内心的冲突是哪些防御机制所引起的。换个方式,用一句话来形容内心冲突,就是我想要但又不能要,我不想要
但又应该要,最后变成了既要又要,可能有点儿复杂。
首先内心冲突并非我们意识层面能够轻易发现的,也就是说内心冲突藏在我们的无意识中。有些冲突中彼此冲突的原因甚至是
我们在意识层面不敢想象的,他也许正是因为不符合我们的道德伦理、是非或价值等观念因此才被压抑进了无意识之中。霍尼
在解释冲突的基本定义以及我们如何发现无意识冲突时提到了几个方面。
首先,第一个方面就是无意识冲突会导致各种症状。在精神分析治疗的过程中,在通过来访者身上体现出的种种特殊表现来发
现冲突的所在,但这个发现的过程是需要耐心与时间的积累的。
第二个方面就是内心冲突会导致各种不协调的表现,也就是所谓的心口不一、言行不一致。比如一个人在工作中被同事剽窃了
劳动成果,心怀委屈与痛苦时,他却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为自己争取公平。他一方面很委屈且愤怒,另一方面却表现出了懦弱
和顺从,这就是典型的内心冲突导致的不协调性。在这里,霍尼所举的例子更加直观,他说有的姑娘渴望爱情,但又回避所有
靠近的男孩子;有的母亲认为自己为孩子付出了一切,但她的孩子却只感觉到了痛苦和窒息;有的人对别人慷慨大方,对自己
的生活却省吃俭用;有的人想让生活清静些,却又完全无法忍受读书。
第三方面是内心冲突来自于愿望的冲突。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的理论假设了基本冲突,一方是本我,即本能的驱动力
,盲目的渴求满足,一切以原始的满足为主,另一方是超我,受家庭、文化、社会等外部环境限制的规则加以禁止,两者互相
撕扯,他们就像两匹稍不留神就会跑开的野马,而我们的自我就是驾驭着这两匹马寻求平衡的欲者,也是理解人内心基本冲突
的模型。他认为基本冲突无处不在,原则上是无法解决的,因此我们只能达成更好的妥协或者施加合适的控制。
第四方面是内心冲突与外在环境的关系,这里绕不开我们人类的道德价值观,霍尼认为现实社会中的种种规则与人定的种种价
值对人心里纯天然的某些东西的冲突。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孩子总能敏锐的察觉到父母生活中虚伪的一面,这里的虚伪并不带有
任何道德评判的色彩,而是指那些人们在生活中被外界教会却与某些纯天然的情感相悖。但为了依附社会群体以及依附于自己
的父母而不得不顺从并认同的道德价值取向。这份顺从和认同使人们总是隐约透露出一种不对劲的感觉,而这份不对劲的感觉
会被儿童敏锐的察觉到,而儿童又被这份虚伪所驯化,在驯化的过程中就被各种内心冲突埋下了种子,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那种
,我想要,但又不能要,我不想要,但又应该要,到最后变成了既要又要。
霍尼的三股内心力量也叫做三种形象,也称为三种人格,分别是顺从型人格、攻击型人格和孤僻型人格。
首先第一个顺从型。如今网络上比较倾向于称这种类型为讨好型人格、圣母心人格或者是取悦症。这直白的命名让我们能通过
名称看出其中的问题。首先,顺从性人格比起正常水平的人更加需要外界的偏爱和赞许,并且他们对待亲戚的关系,比如朋友
、伴侣、子女等等会有更多的特殊要求。具体表现在他们明显对身边的人有各种角度的过分依赖。比如一个男孩儿总是在担心
自己表现在他们明显对身边的人有各种角度的过分依赖。比如一个男孩儿总是在担心自己的女朋友是否爱自己而给女朋友施加
无数的行为试探他女朋友,内在价值以及真实感受对他而言都不重要了。他只在乎他的女朋友能否以他喜欢的方式让他感觉到
安全,一旦未能满足,他就会爆发焦虑或更多的依赖。无论这种人格的人表现形式有多么多变,其核心都是对亲密人际关系的
渴求,也就是他们比起常人更需要归属感。但这是一种盲目的强迫性需求,而精神分析将过度的依赖直接称之为控制。这意味
着被依赖的一方承担了多少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因为当强迫性的依赖产生的时候,依赖者本身就成了一个离开妈妈就会死掉的
婴儿,而被依赖者却成了抱着婴儿谨慎前行的母亲。而为什么称之为顺从型而不是依赖型,这是因为这类人在寻找依赖对象的
过程中处于一个完全忽视真实自我的状态,他们会无比的顺从周身的他人,用盲目的模式寻找自己与周围人的共同点。所以这
类人初期的行为表现就像是一个没有自我的牺牲者或顺从者,但一旦选择了目标,立刻他们就会进入婴儿状态。这意味着这个
世界对他们来说太过于危险,他们无法相信自己有力量独自克服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又或者他们在过往的经验中被剥夺了太多
的力量以至于他们祈求出现一个力量比自己强大的人成为他们的保护伞,但这明显是不现实的。并不是没有人有能力保护你,
而是没有人能代替你成为你自己。
第二种就是攻击型人格。他们随时表现出一副侵犯者的姿态,他们的早期家庭模式也许是旧社会常见的封建模式,不注重人格
的尊严与个人潜力,充满着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家庭模式。所以他们长大后无比信奉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如果只是如此的话还
好,但他们却又不相信这世界上的任何人,无论是自己的父母、朋友、伴侣,哪怕是自己的孩子,他们都会带着侵略的眼神去
看待。他们认为每个人都心怀敌意,绝不相信有人带着真心祝福自己,认为他人的善意一定是带有某种目的的。从而经常对身
边的人防御过度,恶语相向,甚至会出现如果我不抓紧伤害你,你就早晚会伤害我的想法。他们对待自己和对待亲近的人会无
比苛刻,仿佛有着发泄不尽的攻击性需求。比如家暴家庭对子女行为的影响,别用自己的行为去证明他的行为是对的,这等于
你帮助他避免了他应该面对的错误。这底层逻辑就是过度的防御以及情感的封闭。他们高估了周围世界的危险性,且因为过度
的情感封闭导致他们处在一个极度孤独的状态而失去了感受他人的能力,而整个世界对他而言就是一个战场,用攻击他人的方
法保护自己,也因为对他人的攻击而真的唤醒了他人的敌意和对抗,所以这也是一种因果倒置的自我认同,这是一个非常令人
悲伤的状态。而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看待世界的眼光和顺从性人格完全相反,一个是找不到自己。一个是只有自己。
第三个人格是回避型人格。这种人群有点像社恐群体,但这其中有一些区别,在于他们并不是享受到了独处的快乐而主动选择
独处,而是因为他们恐惧与他人相处而不得不陷入孤僻的状态。这两者在感受层面的区别是前者并没有觉得外界有什么可以威
胁到自己的隐患,他们只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独处之上,就算让他们去社交,他们也不会感觉到太大的压力,所以他们为独处
赋予了意义。而后者却是因为他们过往的经历所累积的经验,让他们觉得与他人相处需要承受莫大的压力,他们也许无法坦率
的直面自己的需求,又或者高估了他人对自己的期望,以至于他们眼中的社交行为就像是一场酷刑。应了萨特的那一句“他人
即地狱”,我们把这种恐惧比喻为一种强迫性的认为自己与他人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也许是因为过往的某些经
历中他们被太过分的侵入过边界,又或者在成长过程中被迫的需要去满足他人。为了逃避外界的危险而躲进了自己的空间,
而代价就是,人类是关系的动物,我们有无数的情感需求需要通过社交来获取,他们的回避导致他们失去了这份需求的来源,
而当他们不得不与外界接触时却又需要承受成倍的痛苦。而回避带来的最大的痛苦在于与其说他们表现出的是疏远他人,更根
源的问题其实是他们在疏远自己。他们处于一个空洞的状态,不清楚自己到底喜欢什么,需要什么、讨厌什么、害怕什么等等
。因此,他们的回避就像是一个灵魂不得不困在自己并不了解的蹊跷之中。麻木且痛苦,但这种感受虽然一定会出现在回避型
人格的表现之中,但却并非他们独有的。有趣的是,他们并非因为自我疏远而失去了对自己的兴趣,反而他们像是观赏艺术品
一样看待自身,仿佛自己只是自己人生的旁观者。
你创造了一个理想自我,这个理想自我总是可以以一种完美的形象示人,因此你完全不允许自己有任何暴露在外的缺点,一旦
缺点暴露,你就会感到羞耻,因此你出现了退缩。不如主动把自己的缺点说出来,试试看到大家会不会因为你并不完美而离开
你。有些时候,我们因为自身的过往经验而习得了某些模式,在这些模式下,我们用自己的理想化来逃避面对那些我们认为不
好的、不应该的,甚至是不允许的客观事实,因此就出现了种种的强迫性。我们在不断重复那些感受的时候,也是在不断的利
用理想自我来掩饰真实的自己,因为我们真的以为真实的自己是不好的,令人厌弃的,令人嫌弃的,招人讨厌的,而一旦发生
会将咱们理想自我揭开的事情发生时。我们就会感到羞耻,这就是精神分析中非常常见的羞耻感理论。但这样下去,我们会越
来越痛苦,越来越痛苦。正如霍尼所说,无法成为我们自己是一切绝望与痛苦的根源。我们将真实完整的自己的某一部分藏起
来,并不是因为我们是懦弱的胆小鬼,而是因为我们曾被迫相信了自己的某一部分不配被接纳。既然这一切开始有一份觉察,
那么当我们发现这一切的原因时,就是另一份觉察。所以卡伦霍尼认为,当你觉察到这一点的时候,你就已经是一位敢于面对
内心恐惧的勇者了,并且证明了我们的人格依旧生机勃勃。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既然如此,有什么好怕的呢?



聲明:以上文章均為用戶自行添加,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特此聲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字符:    改为:
去打字就可以设置个性皮肤啦!(O ^ ~ ^ O)